图片来自Iberdrola公司官网在经济上,该项目已经给西班牙的埃斯特雷马杜拉周边地区带来了相当大的提振。
各区发展改革委结合实际,组织具备平价上网条件的项目开展自愿申报工作,并提前排摸拟参加2020年度国家补贴竞价项目情况(国家补贴竞价工作将按国家有关工作要求,另行布置)。建设规模的完成情况作为各区2019年度节能考核内容之一,以及参加2020年国家补贴竞价申报工作的参考。
附件:上海市2019年度光伏发电规模实施方案.doc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0年1月13日。协调落实项目建设条件,密切跟踪建设进度,加强项目信息统计分析上报工作。按属地原则,相关开发区光伏新增规模纳入区规模。并将光伏项目的并网装机容量、发电量等相关数据按季度提供给区发展改革委。四、关于项目事中事后监管。
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2019年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能发新能〔2019〕49号),综合考虑各区县资源条件、发展基础等因素,结合各区光伏国家补贴竞价项目实际的申报和推进情况,经委托上海投资咨询公司对各区上报的2019年度光伏新增规模实施计划进行专家评审,本市2019年度光伏发电建设规模为210 兆瓦。为做好2020年度光伏发展工作,并为十四五工作打好基础。中国光伏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光伏项目建设。
专家指出,随着光伏技术的发展进步,光伏产业链对技术研发持续投入,光伏产业链成本和价格将继续大幅下降,预计未来10年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在现有基础上将下降60%。目前,在全球光伏企业20强中,中国企业占据着16个。但是,由于其拥有可再生、永久性、零排放、零噪声、绿色清洁、绝对安全、资源充足等特性,近年来成为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也将是未来人类的主要电力来源。面对能源这一世界最大的市场,中国光伏产业要牢牢把住龙头地位,需要在科技创新、提质增效等方面做出更多努力,以更强大的质量、技术和价格优势占领海内外两大市场,其前途不可限量。
目前,单晶和多晶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已分别达到20.2%和18.6%,高效电池达到21.3%和19.2%,均具世界领先水平。预计到2030年,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世界总电力供应中的占比也将达到10%以上;到2040年,太阳能光伏发电将占总电力的20%以上;到21世纪末,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将占到80%以上,太阳能发电将占到60%以上。
但是,中国却用十几年的时间实现了这一领域从培育期、成长期到成熟期的追赶和超越,堪称弯道超车的典范。与发达国家一样,中国光伏产业也走过依靠国家补贴发展的培育期和成长期,靠补贴发展就如同拄着拐棍跑步,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也难以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截至2018年底,中国企业以股权投资形式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参与的在建及计划新建的光伏项目7937兆瓦。由国家电投集团建设的水光互补光伏项目,2015年6月在青海龙羊峡塔拉滩投产,装机总容量850兆瓦,占地面积20.40km,成为世界最大光伏电站,一年可发电14.94亿千瓦时。
太阳能发电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技术创新进步,目前。一年多的实践证明,这一无补贴政策的推出是适时和正确的,抑制了产业盲目扩张,剔除了落后产能,助推了优势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优化了产业链条,让光伏产业拥有与火电发电同台竞技的能力。在中国安徽省宿州市世界最大的水上漂浮式光伏发电站沉陷区,水面2100亩。来自国家工信部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光伏产业链各环节,包括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逆变器等光伏主要产品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首位,生产规模全球占比均超过50%,其中硅片占全球产量的83%以上。
2013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从2013年中国第一个光伏发电站建成,仅仅7年时间就成为全球最大光伏发电国,并形成与发达国家全产业链竞争的优势。
目前,中国光伏企业在全球近20个国际或地区建厂,产品出口至全球近200个国家或地区。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太阳能板制造业开始兴起,1996年,中国政府启动了光明工程。
仅2018年,全国对清洁能源投资就超1000亿美元。技术的进步使光伏发电成本快速下降。看一下中国光伏创造的那些世界第一就可感受到这一产业在中国的发展迅猛。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光伏发电量17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这一新政曾经对行业有不小的震动,也使一些缺少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陷入困境,特别是发电成本高昂的企业只能眼看着巨大的市场望洋兴叹。2019年1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积极推进风电、光伏发电无补贴平价上网有关工作的通知》,开始在全国范围推广无补贴光伏项目。
2018年我国光伏发电量约为18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光伏发电利用率超过96%。1.496亿公里外的太阳,为地球带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热量和能源。
由国家电投集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的青海太阳能光伏发电试验基地,总占地面积为2.68平方公里,装机总容量为110兆瓦,是全球最大规模的太阳能发电综合技术的实证试验基地。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专利申请数量居全球首位。
自2014年开展试点工作以来,经过近5年发展,使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走上了增收脱贫的新路。在现代科技的支持下,利用光伏效应使人类将光转换为电能成为现实。
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不远的将来将成为世界能源供应的主要来源。中国无论是新增光伏装机量还是累计光伏装机量均遥遥领先。其中组件出口额大幅增长39.6%,出货量达58吉瓦左右,同比增长75%。相比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中国是光伏产业的后来者。
正是这一列的政策使这一产业实现了从快速起步、产业升级的井喷,到全球的绝对领先地位的转变。据国际可再生能源协会预测,太阳能项目开发成本将从2018年1210美元降至2030年的340-834美元,预计到2050年将继续降至165-481美元。
位于内蒙古库布其沙漠腹地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正在加紧建设,这一项目总规模200万千瓦,占地面积10万亩,分三期完成,建成后年发电量将达40亿度,同时可有效治理沙漠20万亩。中国在太阳能光伏领域异军突起,并成为全球可再生绿色能源的领先者,不仅使中国步入可持续健康发展轨道,更为全球治理的发展路径积累了可贵经验。
目前,全国已建成光伏扶贫电站累计装机规模超过1400万千瓦,帮扶贫困户240万户。目前,中国光伏产业已具从上游高纯晶硅生产、中游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到终端光伏电站建设与运营的全产业链体系,并且拥有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
之后由于欧美国家的反倾销制裁,光伏组件出口大幅度下降。过去10年间,高晶硅成本从高达每吨300多万下降为8万元左右,光伏系统装机成本下降了90%以上,仅今年光伏产业链的单、多晶组件价格比上年降幅分别超过了20%与10%,极大地推动了光伏发电系统成本的下降,使光伏发电成本与火电成本相当,光伏发电拥有了平价入网的竞争实力。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勃华介绍,今年光伏产品出口猛增,2019年1月份至10月份,全国光伏产品出口再创新高。12月12日,《中国2050年光伏发展展望》报告在联合国马德里气候变化大会上发布,报告预计2025年和2035年间,中国光伏发电总装机规模将分别达到730吉瓦和3000吉瓦,而到2050年,该数据将达到5000吉瓦,光伏将成为中国第一大能源,约占当年全国用电量的40%左右。
光伏平均电价将从2018年0.085美元/千瓦时降至2030年的0.02-0.08美元/千瓦时,到2050年将达到0.01-0.05美元/千瓦时。据统计,硅片、电池片、组件出口总额达到177.4亿美元,同比增长32.3%。
中国光伏装机图示表自2013年以来,中国每年新增光伏装机容量连续六年稳居全球第一,并于2017年超过了全球新增装机量的50%。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太阳能发电的龙头,拥有全球最大光伏发电全产业链集群、最大应用市场、最大投资国、最多发明和应用专利和最大产品出口国等一系列桂冠,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实力了。
乘火车或飞机在中国的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西藏等地区可以看到在沙漠和草原上的大型太阳能发电系统,犹如蓝色的海洋。光伏发电被比喻为绿色财富,因为其稳定的收益模式被选定为中国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之一。